7月25日下午,南通文藝之家一樓報告廳內高朋滿座、嘉賓云集,由中國攝影出版社、南通市攝影家協會、南通市企業家攝影協會聯合主辦的崔世榮《走近阿爾金山》攝影作品集首發式在此舉行。中國攝影出版社社長高揚,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首席專家胡勘平,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攝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景衛東,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、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汪政,江蘇省散文學會副會長、《揚子江詩刊》原副編委徐曉華,南京亮室攝影學院創始人、院長高東陽,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賁道春,國展金獎獲得者宋向陽,自由攝影人邵繼文,新書作者崔世榮等齊聚現場,共同見證這部凝聚創作者數年心血的攝影作品集正式亮相。
活動現場
崔世榮,現任南通市攝影家協會紀實委員會副主任、南通市企業家攝影協會副主席。自1988年投身攝影以來,他多次赴西藏、云南、新疆等邊疆地區采風,曾經先后8次深入海拔4000多米、被稱為“生命禁區”的新疆阿爾金山無人區,克服極端環境,拍攝萬余張沙漠、湖泊、冰川及野生動物珍貴影像。此次他精心遴選280幅精品圖片,配以飽含真情的文字散記,最終由中國攝影出版社集結出版成書。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作序。關于書名“走近阿爾金山”,崔世榮說,“選擇‘近’,而非‘進’,出于對這片圣地敬畏之心。我深知自己對它的了解僅是冰山一角,更多的秘密等待著未來探索者去揭開。”
顧華主持首發式
首發式由南通市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顧華主持。他介紹了出席首發式的各位領導、嘉賓、專家學者以及攝影界朋友,對他們的到來,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。
高揚致辭
高揚首先致辭。他從專業出版視角指出,阿爾金山作為“生命禁區”,是自然與文明的獨特載體。崔世榮歷時12年深入無人區,精選的280幅作品不僅是視覺史詩,更定格了生靈百態與共生瞬間,超越了單純的風景記錄。他強調,這些影像以真實細節喚起生態保護共鳴,必將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獨特作用。希望此書成為連接荒野與城市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橋梁。
汪政致辭
汪政在致辭中說,他以崔世榮老鄉和朋友的身份,祝賀《走近阿爾金山》出版。他說,這本書全方位展現阿爾金山自然與人文風貌,傳遞生態保護理念,其成就源自于崔世榮深厚的文學素養。中外藝術史證明,文學性是藝術審美核心,攝影的構圖、色彩等皆離不開文學功底,《走近阿爾金山》正是攝影與文學聯姻的成果。
周建江致辭
南通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周建江代表主辦方致辭。他向到場支持的領導和嘉賓真誠致謝,向新書作者崔世榮表示熱烈祝賀。他說,一代代南通攝影人用鏡頭記錄時代、捕捉生活,形成了獨特風格,而崔世榮這部新書,又為南通攝影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12年間8次深入海拔4500米的阿爾金山,在極端環境中,崔世榮克服高寒缺氧、風雪考驗,捕捉到的每一幅珍貴照片,都是與自然的深度對話,是對生命真相的挖掘。這種為藝術堅守、為理想奮進的精神,為南通攝影樹立新標桿,啟示創作者需沉心執著、深入生活、扎根自然。
崔世榮分享創作經歷
崔世榮現場分享了創作經歷。他說,《走近阿爾金山》雖署其名,實則凝結同行伙伴們心血,穿越高原的共同經歷,化作書中影像與文字。初入阿爾金山,他曾懼高原反應、野獸威脅,踏入后,高原隔絕喧囂,讓心跳清晰可聞,原始大地治愈心靈,令他領悟其對靈魂的強大力量。他認為,阿爾金山里,真誠重于技術,自然是最佳敘述者,同行者已化身為秘境守護者。他表示,愿此書如種子,引更多人關注、守護阿爾金山,延續探索,共護這片神奇土地。
景衛東講話
作為本書的策劃人,景衛東在發言中說,南通海安企業家崔世榮十余年間,多次深入新疆阿爾金山腹地,其攝影集以本真視角呈現雪山、湖泊、藏羚羊等生態原貌,不僅有藝術價值,更搭建起公眾與生態秘境的橋梁,喚醒人們的生態守護意識。景衛東提到,中國攝影出版社精心打造畫冊,以“宏觀-中觀-微觀”邏輯呈現內容,李舸主席為其作序,肯定其藝術水準與生態文明傳播價值,是影像賦能生態保護的典范。他表示,此次研討會匯聚多方交流“影像與生態”,崔世榮的創作體現了南通人“敢為人先、務實創新”的精神,希望以畫冊為起點,讓影像助力生態文明傳播。
高揚(右一)、張華(左一)為新書《走近阿爾金山》揭幕
南通市文聯主席張華出席新書首發式,并與高揚一道,共同為新書揭幕。紅色幕布揭開瞬間,畫冊中阿爾金山的蒼茫雪景與靈動生靈躍然眼前,贏得全場掌聲。
崔世榮向南通市圖書館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贈書
在隨后舉行的贈書儀式上,崔世榮向南通市圖書館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捐贈作品,希望讓更多人通過影像走近這片神秘的“生命禁區”。
崔世榮攝影作品研討會隨后舉行,高揚主持。20余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深度研討。
胡勘平對《走近阿爾金山》給予高度評價
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首席專家胡勘平對《走近阿爾金山》給予高度評價,稱其以壯麗影像記錄阿爾金山生態史詩,深刻詮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內涵。他指出,作品出版恰逢“兩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前夕,意義非凡,是獻給這一節點的珍貴禮物,也是攝影藝術家參與生態保護的代表作。通過畫冊,人們能深化對“兩山”理念的認識。阿爾金山的影像展現“荒涼”與“豐饒”的辯證,打破“不毛之地”刻板印象,印證“兩山”理念的實踐意義,凸顯其作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價值。他建議,生態攝影要科學還原自然、加強跨界合作、推動從“觀看”到“行動”,讓影像成為生態文明的種子,助力美麗中國建設,期待更多攝影師用鏡頭為美麗中國立傳。
研討會現場
來自出版界、攝影界、文藝界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,從創作題材、攝影與文學、社會影響等不同角度,對該書給予肯定和高度評價。與崔世榮并肩穿越高原荒野的伙伴們,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創作體會。他們回憶阿爾金山無人區的共同跋涉,從應對高原反應到星空下露宿,都化作了影像里的溫度,每一幀都凝結著與土地的深度對話。
《走近阿爾金山》攝影作品集
《走近阿爾金山》收錄了崔世榮自2012年以來深入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280幅作品,涵蓋地質地貌、野生動物、人文紀實等多個維度,是國內首部系統展現該區域生態風貌的大型攝影集。此次活動的舉辦,不僅為南通攝影藝術創作注入新動能,更推動了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播的跨界融合。
本次活動由南通攝協紀實攝影委員會、攝影評論委員會和海安市文聯承辦。我市攝影界代表近20人參加活動。
南通市文聯副主席宋紅鑫出席首發式。
新聞來源:南通攝協